南方日報訊 (記者/昌道勵 實習生/趙一菲 通訊員/成廣偉)無論是廢舊衣物、木料等生活垃圾,還是化肥袋、塑料農業瓶等農業有害物品,小樓鎮村民都可以賣給流動回收人員。16日,記者走訪增城市小樓鎮垃圾分類試點獲悉,通過低附加值虧損回收、高附加值回收穫利彌補和政府補貼的綜合模式,小樓鎮全年減量20%以上的垃圾。
  回收垃圾分揀後售賣獲益
  在廣州增城民合農資專業合作社永恆經營部門口,放有一把秤,秤旁貼有一張“有害物品回收價格”表,上面標註著“化肥袋0.30元/個,塑料農藥瓶0.50元/斤,玻璃農藥瓶0.07元/斤,白薄膜0.50元/斤”等信息,小樓鎮的居民可帶著這些物品到經營部兌換成現金或購買相應的農資產品。
  對於廢舊衣物、廢舊玻璃、廢金屬等生活垃圾,居民可分類後直接賣給流動回收人員。若嫌麻煩不想分類,居民可將生活垃圾扔到固定的回收點,由保潔員對垃圾進行分揀後,賣給流動回收人員。
  “通過垃圾分類回收,保潔員每月可以增加300元到400元收入。”據增城市小樓供銷社主任夏文兵介紹,小樓鎮根據人口分佈及再生資源的狀況,選址建設了1個分揀場、6個便民回收網點和規範管理的流動收購人員的回收經營層級網絡,與20多條行政村及社區的生活垃圾分類回收相對接。
  通過將廢品資源進行切割、壓縮、打包,將有害和可利用的廢品進行分類、打包和處理,小樓鎮每月可減量生活垃圾150—280噸,全年可減量2160—2880噸,占全鎮生活垃圾總量的20%以上。
  低附加值廢品虧損回收
  去年10月,小樓鎮對無牌經營的車輛進行了整治,目前具有資質的回收車輛有20輛,流動收購人員也有了統一服裝、計量器等。20輛回收車輛由供銷社統一管理,對接20多條行政村及社區的生活垃圾分類回收。
  不過,全部資源回收後集中於供銷社,這算不算一種壟斷行為?“供銷社在整個農村地區網絡比較完善,有利於發揮自身優勢,拓展和有效管理垃圾分類網絡建設。相當於政府把市場給供銷社,供銷社則按照市場規律運營。”增城市城鄉建設管理局副局長寧和國表示,目前供銷社運營是作為試點,以後可以考慮招投標的方式確定運營單位。
  售賣獲益雖然可以調動村民積極性,但對於供銷社而言,低附加值廢品回收並不能獲益,如何平衡虧損?
  夏文兵表示,在再生資源行業中,高附加值廢品每噸可獲得利潤200元左右,低附加值廢品每噸則虧損70元到130元不等,“從3月份到現在,一個月虧損1.7萬元”。
  對於虧損的原因,夏文兵表示,目前虧損是市場行情變化影響所致。每年3月到現在是再生品的低潮期,預測8月到11月則是高峰期。但和只從事低附加值廢品收購的企業相比,供銷社是一個綜合經營機構,可以通過高附加值廢品的利潤來彌補低附加值廢品的虧損。與此同時,政府也會進行相應補貼,“垃圾減量進行年度控制,回收增量超過的部分,會以每噸30元進行補貼”。
  這個模式看似很好,但最終仍要村民積极參与才能實現。“從今年3月份開始,我們就進行了有償補貼,但知道的人不多,而且農民只是順手把農業垃圾拿過來。”永恆經營部供銷社人員認為,要想讓更多人參與其中,就要用更高的價格來吸引社員。  (原標題:垃圾分一分全年減量20%)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eo15eoqaqx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